当前位置:首页> 资讯 >

关于铁路计次票、定期票 如何购买使用

时间:2023-06-11 02:38:03   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为进一步方便城市间人员乘车往来交流,满足广大旅客差异化出行需求,国铁集团依托电子客票,对客票产品进行了创新升级,推出的20次计次票和30日定期票等新型票制产品,不仅价格划算,而且购买使用也很方便智能。

计次票、定期票怎么买?如何用?


【资料图】

旅客可在12306网站和App上为本人或其他乘车人实名购买产品,购买时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折扣优惠,产品未启用可随时退款。计次票、定期票打破了传统客票须乘坐票面指定日期及车次的限制,持产品可在有效期内乘坐符合条件的任意车次。

铁路12306科创中心高级技术经理 王永峰:20次计次票指的是旅客可以在90天内最多使用20次,在购买产品时指定区间、指定席别的这样一个产品。然后定期票指的是旅客可以在30日内最多乘坐60次指定区间和席别的车次。目前计次票是按照常规票价的九五折来进行定价,定期票是有一个上限次数,是30日最多乘坐60次,但是我们定价是按照44次来定价。

除了购买时的价格比较划算以外,新型票制产品还支持席位预约和直接刷证两种乘车方式,能够满足提前规划行程、随到随走等不同需求,简化了多次购票、改签、退票的烦琐流程,旅客可根据实际行程变化灵活出行。

铁路12306科创中心高级技术经理 王永峰:首次乘车即启用产品,在启用之前可以随时退掉产品,不收取任何费用。使用时支持旅客免费预约和取消,旅客在开车之前可以免费取消,不收取任何退票费。

计次票出行 这些细节要注意

作为一种新型票制产品,大家在享受便利的同时,有些使用的细节也同样需要注意。

1.计次票有使用有效期吗?

旅客在购买计次票或者定期票后,需要在30天内(含当天)启用乘车,30天内未乘车的,产品自动失效并全额按照原支付路径退款。一经启用乘车后,票款不予退还。

2.计次票有哪些使用规则?

同一乘车人最多只能同时购买两个相同产品。产品仅限乘车人本人使用,不能转让或共用;仅限在购买时指定的发到站使用,预约或乘坐购买时指定的席别,不得在中途站上下车或越站使用,不得跨席别使用。尚未启用的产品仅可预约产品启用期限内的预售席位;行程变更时,应于开车前取消预约,未取消预约的视为一次乘车。

3.计次票如何预约分配席位?可以自主选择吗?

旅客提前预约时,可以根据车票销售情况,自主选择席位;直接刷身份证乘车时,由系统自动分配席位,旅客无法现场自主选择。席位信息由系统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旅客手机上。

4.保证不保证有座位,如果满员怎么办?

铁路12306科创中心高级技术经理 王永峰:在票源比较充足的情况下,无论是旅客提前预约,还是直刷证件乘车,都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在客流高峰的时候,我们建议旅客还是提前预约,因为如果直刷证件,可能会存在票源不足没有办法实时分配席位的情况。

5.特别提示

需要报销凭证的旅客,可在计次票启用至有效期结束后180天内,凭购买产品时所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,到产品指定发到站窗口换取报销凭证。

[责任编辑:王极]
标签:

关于铁路计次票、定期票 如何购买使用

为进一步方便城市间人员乘车往来交流,满足广大旅客差异化出行需求,国铁

2023-06-11

天天热点评!吃喝玩乐购!快来一站式畅享非遗购 探访非遗味 共赴非遗游!

天津北方网讯:在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到来之际,主题为“非遗融入生活

2023-06-11

诗意盎然的意思(盎然的意思)

1、形容气氛、趣味、心情等富有情趣,也可形容植物、季节有生机勃勃的

2023-06-11

每日热讯!20家入围餐饮企业决出“十大名店” 厦门“名厨名菜名店”全部评出

读懂一座城,从它的“烟火气”开始——美食名店的孵化和培育,无疑是提

2023-06-11

amazed用法(amazed)-全球热讯

1、surprised般吃惊amazed吃惊程度更高而且与surprised同amazed所表示

2023-06-10

追光 | 明晨,看18年后的伊斯坦布尔续写欧冠决赛传奇

就让我们屏气凝神拭目以待记者:韦骅编辑:郑昕、王沁鸥。

2023-06-10

活飞自行车多少钱一辆(活飞自行车) 全球视讯

1、不管是死飞还是活飞还是公路,只要是那么细的肆搭谨胎,首先这些就

2023-06-10

大明王朝动画版评书第五部(大明王朝动画评书)|环球快播

导读1、朋友可以看看别的书也许还没更新吧!更新完再看看。本文到此分

2023-06-10

蓉火传递启动|“中国民航英雄机组”成员毕楠:当上火炬手,是荣誉也是责任

现场,“中国民航英雄机组”成员、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(集体)的梁鹏、

2023-06-10

叮咚,请签收一份“进淄赶烤”注意事项

叮咚,请签收一份“进淄赶烤”注意事项临近假期,不少人满脑子都和“烧

2023-06-10